“物流策划”专题系例报道,定位于反映物流全产业链领域里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为“物流策划”学科建设服务,提高中国“物流策划”研究与应用水平,发展中国特色“物流策划”理论体系,反映物流全产业链领域里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为“物流策划”学科建设服务,提高中国“物流策划”研究与应用水平,发展中国特色“物流策划”理论体系,这是历经22年专注物流行业的实践理论研究与逾500个案例实战应用的结晶。
物流策划58
物流园区策划
物流园区作为物源地的一种,是一种新型的物流业态与模式,是在特定的区域内物流企业的聚合点,而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物流功能的整合升级。
1.结合物流园区发展情况包括以下要素。
(1)占地规模。物流园区的功能和空间布局决定了物流园区的规模一般较大,规模大小将决定物流园区所能够承载的设施、功能与服务。由于物流园区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区域的物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物流园区在规模上也相差较大。物流园区在占地上的差异,主要缘于物流园区往往包括了经济开发的用地,实际上是物流与产业开发二者合一的占地面积总和。部分物流园区在占地用途上的模糊性和投资规模的不明确,的确造成了盲目发展的印象,是未来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中需要很好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相关政策上予以明确。
(2)投资规模。通过分析一些物流园区资料可以发现较为有趣的现象,即物流园区的占地规模与投资规模并不成正比例关系。这种非正比例投资规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占地规模较大者往往出于远期虑和占地并非完全是物流园区实际用地,或占地用途尚不明朗。而占地少投资大的物流园区,往往又包括了商贸、制造等项目的投资,或对物流园区的功能不很明确,过高估计了投资。物流园区的投资规模,也会影响到后期的运营。
(3)物流设施。物流园区必须具备比较完备的设施,这些设施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等基础设施、也包括用于工商、税务、海关、商检、银行、保险等服务的公共设施,以及用于办公、住宿、饮食等服务的配套设施。
(4)进入企业及标准(或规则。物流园区必须制订明确的进入企业标准,并以市场竞争的规则决定企业进出或去留。那种没有标准或在标准问题上打折扣的做法,显然会影响物流园区的运行质量。
(5)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包括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既包括对进入企业的服务也包括对终端客户的服务。物流园区在规划与设计中不能只停留在功能上,必须定义所提供的的服务,依据“链”条(需求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服务链等等)设计物流园区的服务。
(6)运营主体。物流需要集约化,土地开发需要集约化,城市需要市场化经营。如果物流园区没有一个明确的运营主体,那么,土地以及各种投资的回报就只能是空谈。避免表面上一个运营主体而实际上是各自为政,或者只有管理主体而没有运营主体的局面。单一的通过招商而转让或租赁土地的方式,往往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运营主体,经营土地和经营物流园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7)投资主体。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的物流园区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的物流园区都是从生地开始的,其主要情形是:物流园区都是政府主管部门或直属企业以土地形式投资控股,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机构,这就必然造成政企不分的局面。国外的很多物流园区都是从熟地开始的,即便是政府投资,也不存在政府干预经营的情况。关于投资主体问题,既要明确投资主体本身,也要明确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的关系。
物流园区的发展是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物流园区也是官、产、学、研等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不能回避它,我们必须回答它。中国物流园区已经走过并不平直的道路,未来的路途仍旧很长,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科学地调查、研究、分析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的成败与利弊,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策划与设计,从而探索出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的成功之路。
2.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物流园区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概念一样,是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且集中连片的物流用地空间。理解物流园区的概念,要注意区分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四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物流园区。在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物流园区(logisticspark)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GB/T 18354-2006, 定义2.15]
(2)物流中心。在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而物流园区是物流中心的空间载体,与从空间角度所指的物流中心往往是一致的。但是,它不是物流的管理和经营实体,而是数个物流管理和经营企业的集中地。
(3)配送中心(DistributionCenter)。是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显然,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概念都要大于配送中心,后者仅仅行使了物流众多职能中的配送职能。
案例分析
城市现代物流节点的空间布局策划
物流节点是物流集散和提供多种物流服务的物理空间,是物流实现过程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确定城市物流节点的地理位置、规模和功能。
1. 城市物流节点的三级结构
布局的基本模式: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直达配送节点三层节点模式。不同层次的物流节点,对应的物流服务功能不同,高层节点对于低层节点的服务范围和内容有“包含”或者“次序”关系,因此,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站点之间要有机衔接、合理分工。
一级节点——主要服务于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的大型、多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
二级节点——以区域物流、专业物流和分拨业务为主的专业物流中心。
三级节点——主要承担城乡直达配送的各类配送站点。
除了城市的三级物流节点外,在城市外以及国外建立远程物流节点。
2. 一级节点——综合物流园区的布局与规划。
根据城市物流节点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将一级物流节点划分为三种类型:保税物流园区和陆港综合物流园区;市域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和铁路物流园区。
(1)保税物流园区。空间建设模式:形成以保税为中心为一体的物流园区。园区规划土地面积,其余规划面积包括道路等市政工程设施。主要物流货种:略。主要功能:存储、分拣、包装、展示、交易、信息浏览与交换、结算、中转运输、保税和商务服务等功能。开发建设模式:规划管理由统一负责,具体开发建设由多元投资的开发企业完成。在开发建设中,抓好重点,尽快形成规模,完善功能,适时推进,根据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滚动发展。要抓紧做好控制性规划,为将来物流业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2)综合物流园区。空间布局模式:根据需要和可能拓展,形成物流中心,其他物流区功能分工合理的物流集中区。物流园区的主要物流种类:略。主要功能:以区域物流和生产资料物流为主,主要承担为企业生产提供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物流。物流中心是物流园区的核心功能区,重点建设和强化其展示功能、信息服务功能、交易功能、结算功能等。而在其他物流区主要是存储、分拣包装和配送功能。建设规模:陆港的核心区,控制性规划重点建设和完善物流业务综合服务功能和面向整个陆港的物流信息平台。根据物流业务发展的需要再延伸。
(3)市域物流园区。空间建设模式:形成以内贸和城市配送物流为主的物流园区。主要物流种类:以城市居民生活消费资料物流为主。主要货种有:内贸、蔬菜、水果;生活日用品、小商品、小家电、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办公用品、烟、酒、糖、茶、饮料;服装鞋帽、装饰品等。主要功能:主要服务于城市生产、经营和消费物流,主要功能是交易、分拣、配送和信息服务。建设规模:主要是对功能和资源整合重点功能区和重要设施,加快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功能。
(4)铁路物流园区。在发展区域物流方面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优势,物流量将会明显增加。物流集聚效应的形成尚需时间。应搞好园区的功能定位,把铁路物流园区建设纳入大项目,适时推进工程开发建设。铁路物流园区与城市区、开发区、周边港口及保税区构成空间结构关系,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铁路开发成本较高。
3. 专业物流中心
专业物流中心是以某类专业物流的系统整合和集散为主要服务内容。专业物流中心可以设立在综合物流园区之中,也可以独立于综合物流园区之外。专业物流中心主要是为专业物流从事仓储、运输、代理、交易等各类企业提供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专业物流系统的资源整合,提高运作效率。
(1)专业物流中心的选择原则和标准。行业龙头:具备带动专业物流发展的综合经济实力。物流生成中心:最大或较大规模的交易(批发)市场。服务功能齐全:在信息、金融、代理、仓储、运输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辐射半径较大:区域性或国际性的专业物流服务中心。
(2)专业物流中心的服务功能。专业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是对各类专业物流资源系统整合和为各类专业物流企业提供多功能服务。专业物流中心除了必要的存储、运输、配送等功能外,重点强化信息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标准安全检测服务中心、保税仓储服务中心、物流资源配置中心等功能。
(3)专业物流中心的网络体系。专业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一般设立在城市城区或近郊区,但交易市场、配送场站、生产加工基地则分布在各个区、市、县。特别是要利用高速公路和大通道,建设起与城市专业物流中心相配套的各类物流节点,形成城乡网络化、一体化的专业物流体系。
(4)专业物流中心体系设计。
空港航空物流中心。
依托机场,建设航空物流中心。基础和优势:国际空港开通国内外航线,机场货物吞吐量。海关二级监管库和货坪。空港物流的信息化的基础。建设重点:建设空港物流中心。建设和完善公共信息系统,建立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运输设备,提高通关效率。网络体系:围绕航空物流形成区域和城市配送网络。
水产品物流中心。
依托水产品交易市场建专业物流中心。基础和优势:市场靠近渔港,有一定的加工基础、冷藏设施,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铁路、公路、海运交通条件优越。建设重点:建设完善公共信息系统,改善仓储、运输设备的水平,为全市水产品物流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网络体系:渔港;批发市场:水产品运输配送:空运、水运、陆运;水产品加工基地等。
水果蔬菜物流中心。
依托果蔬物流基地等建设蔬菜水果物流中心。基础和优势:目前城市蔬菜水果交易有一定基础,建立以蔬菜水果运输为主绿色通道,联结地区蔬菜水果运输枢纽。建设重点:建设蔬菜水果物流专业信息平台,加快绿色通道建设,建设成蔬菜水果的生产出口基地和中转基地。网络体系: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基地等。
建筑(装饰)材料物流中心。
依托有基础建设建材物流中心。基础和优势:有建材物流量和交易基础,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的建材仓储、批发、配送体系。建设重点:建材物流综合服务中心;建材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建材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网络体系:交易市场、批发市场、仓储库、家具城等。
机电产品物流中心。
依托机电产品中心市场或经销机电产品的骨干企业,建立机电产品物流中心。基础和优势:有城市机电产品和机电产品仓储库,有相对集中的机电产品销售市场,有较大的机电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空间。建设重点:建设多功能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和专业信息平台;建设区域和市区物流配送体系。网络体系:城市机电产品进出口公司、机电产品仓储库、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
4.直达配送物流节点。
三级物流节点是与一、二级物流节点紧密相联,直接为各类物流需求主体生产和生活提供真正的“JIT”配送服务的各类配送中心、配送站点。三级节点一般用地规模较小,接近消费地,周围的交通条件较好。城市三级物流配送节点一般应以日用消费品为主。大宗生产资料、直通中转物流在一、二级节点就可以完成。三级节点服务半径2-5km左右,与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有级次关系。根据城市城区的空间结构和物流分布,应建立主要为生活服务的配送中心,规划一个为生产和经营服务的配送中心,在规划建设一个为生产企业服务的配送中心。各市区县,三级物流配送节点主要完成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消费品、粮食及农副产品、重要的地方工业产品的集散职能。服务半径较大,专业性与综合性服务职能相结合。三级物流配送节点主要是在调查现有三级物流节点(重要的批发市场、商业零售中心)的基础上,根据各类物流的性质、合理的服务半径、现有基础分布情况补充完善、合理规划建设。
5.仓储资源开发与整合。
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资源,通过功能提升和优化重组,将其列入各类节点的规划建设之中。一是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三级配送站点要尽量利用现有仓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功能浪费。二是鼓励各种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发利用现有仓储设备,通过并购、租用、合作等形式盘活存量资源。三是各仓储企业加快企业经营模式转型和业务流程再造,尽快转向现代物流企业。
6.市外物流节点。根据物流业网络化、虚拟化发展的需要,一些物流节点可以设立在货物的产地或消费地。从物流特点出发,可以在腹地建立若干物流节点。也可以选择在物流量较大的国外城市建立物流节点,形成区域化、国际化的物流节点网络。(1)集装箱物流节点。巩固和提高功能,必要时,设立集装箱场站。(2)大宗产品物流节点。主要在产区和销区建立产品配送场站。
(未完待续,请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