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首页>新闻中心

揭露跨界秘密,分享跨界案例(三)

发布时间:3/12/2021 4:16:43 PM

1993年,在顺德这个普通的广东小镇上,顺丰立起了自己的第一块招牌,而后3年,顺丰几乎垄断了全部通港业务,迅速将业务拓展到全国各地,并逐渐成为民营快递行业的领导者。

揭露跨界秘密,分享跨界案例(三)

李芏巍

1993年,在顺德这个普通的广东小镇上,顺丰立起了自己的第一块招牌,而后3年,顺丰几乎垄断了全部通港业务,迅速将业务拓展到全国各地,并逐渐成为民营快递行业的领导者。顺丰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又与顺丰今天的跨界经营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想要了解答案,我们就只能回到顺丰创立的年代去寻找。

如果是不了解顺丰的人,应该很少有听过王卫这个名字,低调到无声无息,用这句话来形容王卫是绝对不为过的。顺丰作为一个近几年在快递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新创帮派”是无人不知的,但是这个帝国黑后的国王,却一直处在隐身的状态,江湖中竟少有人能得见其“威容”。

也许真正的睿智之人都懂得“大隐隐于市”的道理,王卫,这个挤在人群中绝对称得上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创业至今,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刻意地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几乎不接受采访,在百度中输入他的名字,你所能够获取到的信息也是少得可怜,似乎这一切都与他身价过百亿的身份极为不符。

但也正是这个低调的男人,却为顺丰保驾护航了20年,这个在镜头面前几乎是“透明”色的顺丰帝国掌舵人,却以其内敛睿智的做事风格深深地引领了顺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巨人式腾飞。

王卫,1971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一名空军俄语翻译,母亲是江西一所大学的老师,在他7岁的时候随家人迁居香港。看似是在“书香之家”长大的他,却在高中毕业后放弃了像父母那样循规蹈矩地继续走求学之路,而是果断地跟着跟着叔叔做起了小工。以王卫优渥的家庭环境来看,他放弃安逸的学校生活,转而走上一条注定吃苦的道路的确让人费解,这也许就是骨子里不愿墨守成规的思想在驱使着他。

放弃学业的王卫先后尝试了开工厂等各种生意,但都没有取得成功。不过,在寸土寸金、压力巨大的香港生活,被周边的商业环境、经营之道熏陶,一个精明商人的眼界与才干却逐渐出现在了他的身上。

后来王卫又辗转到广东顺德做起了印染。20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8万多家制造工厂移到内地,其中珠三角就占了5万多家,香港与珠三角之间的信件、货运业务量开始暴增。但是由于政策环境的限制,香港与内地又分属不同的关税区,两地之间的物流就成了最大的制约因素。

要知道,在印染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样品检验,厂家只有将样品拿给客户看了,客户满意了才能大批量地投入生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样品、急件的中转递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完成。举个例子,如果香港的客户要看印染样品,内地这边的厂家要走报关、邮寄的路子,那么他们至少要等一个星期才能够达成一笔生意。但是在生意场上,从来都是“寸时寸金”的,有谁能愿意在这些麻烦事上浪费商机。

正因为如此,很多在广东设厂的人纷纷在码头边求人帮忙,请人帮忙捎挟带样品去香港,当然,王卫也是用这种方法运送货件的人之一。就这样,在这期间码头边上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挟带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往返于深港之间,以私人挟带的方式负责将通港货件运往香港或是内地。

在最开始的时候,王卫也偶尔会受朋友之托,在往返于广东和香港时挟带点货物。慢慢地,东西越来越多,直到又一次,因为接受的委托太多,到最后他的拉杆箱连拉锁都拉不上了,一脸烦躁的王卫却突然意识到,难道这不是自己盼望已久的商机吗……

 

   作者以顺丰为原型创作的“快递三部曲”。“第一部”为快递梳理篇,“第二部”为创业励志篇,“第三部”为创新跨界篇。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