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配送乃至即时零售行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和市场规模持续攀升,但一些问题也层出不穷。如何让这一新兴物流业态回归便民服务初衷,从而促进全行业健康发展,已成为高层关注的问题。
促进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何此时出台指导意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超过400亿单,同比增长30%左右,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随着即时零售新消费需求的迅猛发展,“万物到家”也在走进千家万户。即时配送行业一头连着普通消费者,一头连着配送骑手,打通了物流环节的最后几百米,正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新型基础设施。作为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高时效性到家消费业态,即时零售行业早前就已进入高层视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曾提及即时零售。《意见》指出,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
这几年,即时配送行业从业人员和市场规模持续攀升。在行业“内卷”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一些问题也层出不穷。在岁末年初,即时零售行业又将迎来传统旺季之时,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关注点投向该行业正逢其时。在当前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背景下,为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提供了指引。
“避免因行业‘内卷’导致包括即时配送在内的即时零售行业陷入无序竞争,用规范指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大势所趋。”即时配送为近两千万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在保障民生和扩大就业的同时,带动整个中国零售行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即时零售平台存在一定的垄断议价能力,行业过度竞争最终也将影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发展即时配送行业如何加强从业者权益保障?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督促即时配送企业守好食品安全、配送安全等底线,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动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
配送安全事关劳动者自身权益,配送骑手的“速度与激情”近年来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并非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关注骑手的劳动权益保障。2021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曾审议通过《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其中重点提到以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入手,选择部分工作基础较好的省市先行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即时配送模式主要分专职配送员和众包配送员两种。如果是众包模式,就难以被认定为传统劳动关系,无法纳入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尽管即时配送骑手职业风险较高,但社保参保率低,商业保险是其最主要的保障方式。
现在已有多地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综合前期地方探索的经验和不足,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逐渐建立起广覆盖的职业风险共同体,以解决商业保险保费高、水平低、差异大等矛盾是未来的大方向。
从消费者角度看,希望骑手队伍进一步规范化,进而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从骑手的角度看,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政策法规的及时跟上,才能让这支队伍走得更远。
破解即时配送行业各类问题“题眼”在哪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此前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即时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年市场规模达5042.86亿元。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022年的3倍。商务部课题组测算,2026年即时配送订单量将超千亿单,即时配送规模将达万亿元。即时零售发展方兴未艾。但与此同时,各类问题也不时出现,即时配送行业健康发展如何破题?
破解即时配送行业目前“成长中的烦恼”,应当坚持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的思路。以配送骑手作为“题眼”,厘清骑手与消费者、骑手与平台商家之间的矛盾关系与共同诉求,从而进一步破题行业发展是可行方法。
目前,即时配送行业从业人员已超1500万人,75%—80%的配送骑手来自农村,即时配送因其灵活性和门槛低等特点发挥了就业‘蓄水池’的作用。即时配送作为新服务行业,也吸纳了部分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转业就业。
“在与平台的博弈中,配送骑手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骑手作为消费者和平台商家甚至是消费者与商品品牌之间的连接者,在即时零售行业未来发展中承担的作用将更加丰富多样,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和呵护。”
“破题”即时零售、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这一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推动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对县域经济发展和消费提质扩容都将是利好。
本文来自《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