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领域

生产型物流基地概念及特点

发布时间:3/11/2021 11:47:50 AM

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的概念主要为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和企业界所使用,欧美地区更倾向于“Distribution Center”即所谓的配送中心的概念。

生产型物流基地概念及特点

1、生产型物流基地的概念基础

1.1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与物流基地

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的概念主要为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和企业界所使用,欧美地区更倾向于“Distribution Center”即所谓的配送中心的概念。物流园区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说法主要来源于日本和德国,这两类说法都认识到了物流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但前者的定义明确提出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的观点,而后者的看法相当于货物配送中心的观点,视其为与交通设施相连接的物流经济区。至于物流基地的概念则是由我国著名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在其《中国需要物流基地》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的,他认为物流基地是多个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小型物流节点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集成与多条物流线路的交汇点,具有一定规模和非常强的综合服务功能。范振宇(2000)在综合各国对物流基地功能的阐述后,进一步完善的提出了物流基地位于大城市周边,同时集中了各类物流相关企业,共享各种基础设施与服务,为客户提供各种相关服务。

从关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与物流基地的表述来看,它们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

相同之处:

1)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与物流基地都具有健全的物流功能,都进行物流设施的集中建设与完善配套;

2)它们都专门从事物流活动,都面向社会服务;(

3)都具有一定的辐射范围和存储吞吐能力。

不同之处:

1)从规模来看,物流基地规模最大,物流园区次之,物流中心最小。

2)从流通货物来看,物流基地涉及多个领域,专业性较弱,物流中心在某个领域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物流园区则根据其实际建设需要,在综合性和专业性上形成不同的偏向。

3)从结点功能来看,物流基地的功能更全面、存储能力大、调节功能强,物流园区次之,物流中心稍弱。

4)从空间扩展性来看,虽然物流园区也具有空间集聚和综合发展的内在含义,但物流基地具有更强的空间扩展性。

在我国,社会专业化分工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因此生产制造业和物流服务业的联动基础缺乏的前提下,强调综合性的“物流基地”要比强调专业性的“物流中心”更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1.2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与产业集群

工业园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工业园强调工业企业在区域土地上集中连片,配套共享和污染控制。经济开发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经济特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园区等。在国内,经济开发区通常是指与技术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由政府行政划定的不同产业题材的主导开发区域,主要包括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和各类产业工业园区等。“产业集群”是由美国学者波特提出的经济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领域中,一些在地域上邻近、具有交互关联的企业或相关法人机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民间团体等,通过共通性与互补性关联形成的跨地域联系网络。

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与产业集群的概念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首先,它们都是以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为发展基础,但企业间的相关性与互补性各有差异。产业集群的企业间相关性与互补性最强,一般由同一行业领域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机构集聚而成;工业园集聚的企业涉及一个或几个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互补性;经济开发区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其行业间相关性与互补性较弱。其次,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基础设施的共享并不代表着集聚效应的必然产生,它只是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是因为产业经济活动的推动下自发形成,而工业园与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离不开第三方的引导或直接参与。然后,这三者都具有生产职能。工业园区是为发展生产而建的,生产职能是其主要职能;经济开发区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工业园区,其职能具有综合性,生产职能是其综合职能的一部分;不同产业的集群由于生产对象的区别其生产职能类别与强弱也有所差异,例如对制造业集群而言生产职能既是主体也是根本。

具体到物流产业而言,物流产业的聚集有其特殊性,与上述传统制造业产业聚集不尽一致。物流产业表现为物质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等多要素流动的非固化业务,它的聚集更像是“中继器”式的聚集,并不一定是物流运作企业主体本身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或者可以理解为,物流产业是一个不稳定的网络体,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整个物流网络的“节点”,聚集资本要素、资产要素、管理要素等。因此,我们认为其更大的能量不在于规模效益下的成本递减,而是物流产业能够派生和吸引相关的其他产业集中化,并以此为中心构建基于“物流网络”的“产业网络”,即生产型物流基地。

 

2、生产型物流基地的概念与内涵

生产型物流基地是以由制造业与物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共同组成的多产业集群为驱动力,依托城市或一定的经济区域,由政府和物流企业主导开发,处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同时具有加工、制造与现代物流职能,具有综合性和公共公益特性的相对集中的特定区域环境。

物流是推动产业从集聚到集群的关键所在,在物流的串联作用下形成了供应链到供应网的物流联络后,产业集聚效益才得以真正实现。生产型物流基地不同于一般的物流基地,它同时具有生产与物流两重涵义。

1)生产型物流基地物流职能具有综合性

生产型物流基地的物流职能主要包括了物流综合服务职能、物流结点职能、物流管理职能、物流转运职能等,具有综合性。第一,生产型物流基地作为大型的综合性物流节点,综合性物流基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同时提供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物流包装、流通加工、装卸、仓储、干线运输、配送与物流信息对接等物流服务,具有综合性物流服务职能。第二,物流基地布局在城市周边交通枢纽处,集约了大量的物流主体设施以及相关的管理、通信、商贸等设施,引导了物流企业与生产型企业的高度集聚,为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具有较强的结点职能。第三,生产型物流基地的物流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对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服务系统(包括加工系统、货运系统、仓储系统、配送系统)以及物流服务过程的管理等。第四,生产型物流基地是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有效集约了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等交通方式,可以实现综合运输、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的高效优化。

2)生产型物流基地生产职能具有创新性

生产型物流基地的生产职能既体现在制造业当中,也体现在物流业当中。制造业是生产型物流基地的多产业集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生产制造是其根本职能。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制造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创新。制造业的生产创新包括了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生产流程与生产设备创新等等。物流业是生产型物流基地的核心产业,物流业的基本职能是物流服务,其生产职能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物流业的生产职能主要包括了两方面:一方面,随着物流业与制造业合作的深入稳定,物流企业直接参与到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当中,为制造企业提供产品生产的原材料采购、产品产出后的包装加工等等服务。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物流结算、物流方案评估与制定等服务也是物流生产活动的一部分。此外,生产型物流基地还具有物流人才培养的职能,通过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创新也是其职能创新的重要体现。

 

3、生产型物流基地的特征

生产型物流基地作为一个多产业、综合性物流系统空间,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物流服务全面、高效。生产型物流基地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物流系统,是多种物流设施与及载体的集合,物流交易中心、仓储中心、中转中心、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园区与专业物流基地都是其组成部分,在云物流信息平台的串联作用下,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功能强大、服务高效的综合体。

2)产业关联紧密多向。在生产型物流基地的发展过程中,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之间都形成了紧密多向的供需关联。制造业与物流配套加工业是基地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商贸业拓展了物流需求市场,各产业之间构成了多种形式的横向或纵向产业关联。同时,作为生产型物流基地必备的后勤配套保障资源,商店、旅店、广告和汽配汽修等产业与物流、制造和商贸产业之间都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关联。

3)辐射范围广、距离远。生产型物流基地不仅具有国内物流职能还具有国际物流职能,在国际物流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利用多产业综合物流平台的凝聚力,生产型物流基地可以吸引国内乃至国外的众多物流、制造、贸易企业及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入驻,使他们的经营网络与相关资源可以为生产型基地所用,将他们的业务辐射范围转变为生产型物流基地的辐射范围。

4)资源配置的总体优化。生产型物流基地不仅集聚了大量物流服务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还配套发展了银行、广告、质检、电信、保险、法律、会计等专业化服务企业,以及汽修汽配等产业配套服务企业与餐饮住宿等生活配套服务企业,同时还具有工商、财税、运管、公安等政府的监督管理服务职,使各种服务资源真正实现集约高效,集成一个良好稳定的软环境。


扫一扫,关注我们